每年的這個時候 都有很多人諮詢潔牙事宜 然而,還有少部分人有疑問 明明早晚都有刷牙 還有專門去潔牙的必要嗎 潔牙會不會傷害到牙齒 ...... 潔牙是怎麼回事? 潔牙要注意哪些事項? 現在就大家所關心的事宜 我們一起來好好了解 一、潔牙是怎麼回事? 潔牙(齦上潔治術),俗稱洗牙,指用醫用潔牙器械去除牙齦上牙石、菌斑和色漬,並牙面拋光,以延遲菌斑和牙石再沉積,而非日常生活中的刷牙、漱口等口腔基礎護理措施。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元兇,去除後還會反覆在牙面形成。當牙菌斑清除不到位,加上唾液中的礦物鹽逐漸沉積,容易形成牙石。 注意:牙菌斑、牙石如長時間不清除,可能引起牙齦炎、牙周炎、牙齦出血、口臭等,最終導致牙齒的鬆動、脫落。而刷牙、漱口是無法去除牙石的。 這時,洗牙的作用就來了~ 洗牙是去除齦上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法。 此外,洗牙也能夠減緩菌斑的附着和牙石的形成,還能去除茶漬牙、煙漬牙等部分色素沉着。 簡單來說,潔牙能清除掉刷牙去除不了的東西,能讓口腔環境更乾淨。 二、注意!這些人建議定期去洗牙 牙是一種常規的口腔護理程序,通常建議每6個月至1年進行一次,以維護牙齒和牙齦的健康。然而,在某些特定情況下,可能需要更頻繁地進行洗牙。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洗牙的情況: //牙周病的早期跡象 如果出現牙齦紅腫、出血或口臭等症狀,這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跡象,需要及時洗牙以防止病情發展。 //牙齒變色 長期吸煙、飲用咖啡或茶等可能導致牙齒變色。洗牙可以幫助去除牙齒表面的色素沉積。 //牙石積累 即使日常刷牙和使用牙線,牙石也可能在牙齦線下積累。洗牙可以去除這些難以通過日常清潔去除的牙石。 //正畸治療 佩戴牙套或矯正器的人可能更難以清潔牙齒,因此可能需要更頻繁的洗牙來保持口腔衛生。 //牙齒修復前後 在進行牙齒修復(如填充、冠、橋樑)之前或之後,可能需要洗牙以確保口腔環境清潔,有利於修復材料的固定和長期效果。 不過每個人的口腔健康狀況都是獨特的,因此洗牙的頻率應根據個人的需要和牙醫的建議來確定。 三、關於洗牙的這些誤區,不要信 Q 洗牙後會變得敏感? 並不是這樣! 真正使我們感覺到敏感的是牙周疾病。正常的口腔牙齒會被牙周組織保護起來,避免了外周的刺激。如果長期不注意口腔衛生,牙結石覆蓋了我們的牙齒及牙齦,破壞牙面,導致牙本質小管外露,洗牙前因有牙石的包裹對於外界的刺激不敏感。 洗牙後由於牙石的清除,受傷的牙齒直接暴露在外界環境中,就容易對冷熱產生敏感。 Q 洗牙後會把牙齒變松? 並不是這樣! 牙菌斑可以引發牙齦炎、牙周炎等疾病,如果處理不及時可導致牙周組織和牙槽骨的吸收。牙槽骨是牙齒的重要支撐組織,穩定牙齒並保持其位置。當牙槽骨吸收即牙齒周圍的支持骨組織逐漸減少或消失的過程,牙齒必然出現鬆動情況。 洗牙前,牙石就像牙齒周邊的水泥牆一樣把鬆動的牙齒圍住,掩蓋了牙齒鬆動的情況,而把牙結石洗掉後牙齒就會表現出真實的鬆動情況。 四、洗牙後要注意這5點 1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:洗牙後牙菌斑、牙石、色素仍會在牙齒上不斷沉積,故要堅持每天正確的刷牙方式(巴氏刷牙法),使用牙線、牙間隙刷等清潔牙間隙。 2、避免進食刺激性或過硬的食物:洗牙後兩周內要避免過冷、過熱等刺激,儘量少吃過硬的食物。 3、避免進食顏色較深的食物:剛洗完牙容易產生外源性着色,故避免咖啡、醬油等顏色較重的食物。 4、不要用力吮吸、舔舐或觸碰牙齦,以免牙齦出血。 5、定期複查。 牙好才是硬道理 不要忽視每一次牙齒問題檢查 如有發現,儘早處理 避免牙齒問題變得嚴重